今日精选:全国首批!广西4地入选国家级示范县(市)

2023-02-13 13:23:53     来源:广西头条NEWS

近日,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,258个县(市)入选,其中广西有4个县(区、市)榜上有名,它们为何能脱颖而出?是你的家乡吗?

航拍清澈的柳江河绕城而过,形成山清水秀、碧水蓝天的城市风光。蒙鸣明 摄


【资料图】

广西4地入选

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

柳州市城中区

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

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

桂林市荔浦市

自然资源示范县(市)将获得多方面政策支持

据悉,首批自然资源示范县(市)创建活动是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,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。

通过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,发挥示范县(市)在节约集约领域的首创作用,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、空间格局和生产、生活方式,有效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整体水平。

首批入选的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,覆盖土地、矿产、海洋资源三大类。其中,土地资源类183个,矿产资源类57个,海洋资源类18个,示范期为2023年至2025年。将在示范期内享受绿色矿山建设、建设用地指标、矿产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政策支持。

广西这4地为何脱颖而出,成为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?

柳州市

2022年以来,柳州市城中区大力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,不断完善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新机制。聚焦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挖掘更多的价值,该区打出一套“生地”“增地”“换地”组合拳,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和空间的合理布局。

航拍柳州市城中区。蒙鸣明 摄

城中区通过挖掘存量土地实现“生地”,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挖掘存量土地潜力;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实现“增地”,积极探索批后监管新模式;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旧城改造实现“换地”,提升用地空间品质,吸引优质企业。

通过强规划、高利用、重整治、严监管等举措,探索出一条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。

城中区柳侯公园。王以照 摄

桂林市

近年来,桂林市自然资源局持续深化“增存挂钩”制度,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,以“一地一图一策一表”解决土地批而未供、闲置问题,大力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有序退出、高效盘活。

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。王以照 摄

同时,探索工业“标准地”出让和“拿地即开工”改革试点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率先在广西第二批5个试点城市中实现“标准地”出让模式。

着力构建“政府负责、部门协同、齐抓共管”的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制度,推动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,确保批前、批中、批后各环节得到有效监管,土地科学高效利用。

航拍绿意盎然的荔浦市双江镇永吉村。万佳敏 摄

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的旱改水项目稻田。李茂香 摄(图片来源:广西新闻网)

广西头条综合报道

编辑:林洁琪

审核:杨   陈

终审:蒋雪林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news001]

为您推荐